广西:专业增减,职教向新求变
职业院校专业的变化,一直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晴雨表”。
2024年,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相关工作结果。数据显示,2024年拟招生专业点共6.678万个,与2023年度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其调整幅度是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大的一年。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大批新型专业技能技术人才。职校在专业上一增一减,有何深意?反映了产业与市场需求导向的何种变化?广西职业教育又该如何向新求变?
有增有减,人工智能成为专业热宠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职业院校在专业上的调整和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最新需求。
记者关注到,在2024年广西新增的职业教育专业和方向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的专业高频出现,成为不少职业院校的热宠。
“学校新增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新能源、美容美体和工艺美术等特色专业,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和选择。”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校长肖开宁说,学校紧密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向社会定向输送高品质的专业人才。
“过去是学校自办专业,现在是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办好专业。”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校企办副主任黎超介绍,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学校立足本土产业发展需求,2024年专门引入新的产业学院,进一步强化舞蹈表演、表演艺术等专业,并依靠行业头部企业与优质师资力量,为社会培养匹配人才。
通过梳理,记者发现,在做“加法”上,广西不少职业院校新增了与当前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且除了在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民生紧缺领域外,部分职校还增设了现代物流管理、道路运输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而在做“减法”层面,不少学校则对供给相对过剩、招生就业质量偏低的传统专业,比如旅游管理、市场营销、文秘、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弱化甚至直接撤销。
以文秘为例,据统计,目前广西200多所中职学校当中,仍保留有该专业的,已寥寥无几。“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源的部分岗位逐步被取代,文秘、市场营销等人力操作含量较高的专业正逐步被撤销。”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毛永幸表示。
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传统专业也有了新的赋能。例如,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类、房地产类等以往的优势专业,现今也面临市场变化和挑战,该校正考虑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方向调整,快速跟上产业发展新形势;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结合产业发展情况,继续弱化建筑类专业,重点做大做强焊接、制造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新增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中职部则停招了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
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通知,公布了2024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结果。该通知称,同意对各市教育局审核通过的107所中职学校新增设普通目录内54个专业、143个专业点进行备案;同意桂林市卫生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设置中药等国家控制专业点4个、广西体育运动学校等2所中职学校设置民族传统体育等目录外专业点2个;同意撤销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等35所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会计事务、文秘等26个专业、40个专业点。
突出优势,守好人才质量和就业关
“现代畜牧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学得好,就业吃香!”10月18日上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现代畜牧专业大二学生黄祖健在下课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黄祖健是一名从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他中职就读于广西农牧工程学校(原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很幸运,我通过专升本顺利进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并继续在现代畜牧专业深造。”对于未来发展,黄祖健信心满满,“毕业后,我要把所学的知识和专业技能都带去农场,为家乡的畜牧业发展尽一份力。”
当然,并非所有职校设置的专业都受青睐,走入社会后,也并非都吃香。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幅度,是近年来调整最大的一年。其中,撤销专业最多的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例如,在撤销数量最多的前5个专业中,计算机类专业撤销数量达38个。
业内人士表示,职业教育结合产业调整专业,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重要的还得解决“行不行”“能不能”“好不好”的问题。那么,要如何确保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如何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就业前景?
如今,广西不少职业院校正在破题。
“近几年,涉海专业招生火爆,配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学校及时优化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负责人李军介绍,近两年该校不断调整涉海专业布局,打造该类人才培养专业群,如2022年新增了工程测量技术(海洋测绘),2024年又新增了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岩土工程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等专业。
在南宁市一职校,校方先后申报了新能源汽车与维修、康养休闲与旅游服务等新专业,以提升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据了解,该校新申报专业,均经过前期调研、专业申请和现场核实,并满足良好师资、实验实训等条件和要求。
“本校因岗设课,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优化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部长罗力峰介绍,该校结合广西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专业建设规划,并对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申报和论证,确保培养出的人才出得去、用得上。目前,2023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75%,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0%,护资考试通过率连续二年超过90%。
“新技术、新知识奔腾而至,培育出更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人才,科学设立符合学校定位的专业,是亟须思考的问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相关负责人刘义飞表示,近年来学校紧盯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拓宽了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就业质量。
显然,职教专业设置的“加减法”,既要增加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适配性,也要为学子提供更多与自身兴趣和潜力相匹配的专业选择,全力守好学业和就业这两道关。
向新而变,需重点关注行业趋势
职业院校专业“加减法”背后,有何深意?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产业崛起,不少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如果职业院校关联专业不及时优化,很难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毛永幸认为,在专业设置上,无论做加法还是减法,都为了满足社会对新技能、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时,必须紧跟当前社会发展,确保与行业、企业紧密相关,并通过动态调整,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向好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
“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不仅要重点关注行业趋势,还要预见未来的专业人才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和专业体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那么,职业教育又该如何向新而变?
“不断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匹配度,紧密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罗力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是国家未来重点关注和发展的产业,且人工智能人口缺口也相当大。近年来,很多技术正朝着更高效、智能化方向迈进,甚至成为高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这就要求有大量匹配人才输入。
“当前,我国正处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向红建议,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时,需加大师资队伍中具有实战经验的行业精英、产业精英占比,需更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更契合当前产业发展需求,也更需考虑与产业的联动性。
产业布局在哪,专业设置就要与之相对应。
李向红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要坚守“职业性”,走出自己的特色。在专业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时,要注重与产业发展的随动性,“随着产业不断升级,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也要不断更新迭代。”
“工作以来,我愈发感受到选择一个前瞻性专业的重要性。”提及选择专业,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与自动化专业2020届毕业生农庆文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2017年前后,手工焊接逐步向焊接自动化技术转型,当时他察觉该专业很有发展前景,便快速作出了选择。
在不断学习积累中,农庆文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功底。2020年毕业后,他顺利成为一名电焊工。4年后,他以娴熟的专业技能,脱颖而出,成了一名工段长。
回想这段成长经历,农庆文感慨:“新时代下,只有与时俱进,紧密关注行业趋势和产业发展,新专业才有未来和前景。”(记者姜界峰)
(责任编辑:戴文慧 来源:学习强国 广西云-广西日报 2024年10月30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