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积极推动产教集聚融合 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之六
教育部简报〔2024〕第6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考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重要内容,把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部区共建、区域联动,着力构建产教集聚融合示范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高位推进练好内功,不断夯实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基础。一是优化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十三五”以来,先后制定《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广西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要政策,出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教学管理、高职“双高”建设、中职星级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制度文件。与教育部先后签署共同推进广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和补充协议,联合印发《推动产教集聚融合 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4个主要目标和14项重点任务。成立由自治区主席为组长的广西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协同落实职业教育发展各项工作。二是系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职—高职—本科有效衔接,不断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教育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聚力提升产教协同服务发展能力。以服务产业链为逻辑起点,投入37.5亿元建成575个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形成对广西现代产业体系全覆盖的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推动开展具有广西特色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共建职业教育集团80个、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学院136个,谋划建设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其中广西(柳州)汽车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养老托幼等快速发展的行业,新增从业人员中70%以上是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
面向东盟向海图强,务实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一是搭建沟通对话平台。成功举办7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搭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等一批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一批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与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共建中国(广西)—东南亚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二是拓展海外服务效能。支持20多所职业院校协同行业企业走进东盟国家,服务机械制造、纺织、建筑工程等行业企业在海外发展,成立28个海外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年均超1万人次。职业院校协同行业企业建设海外应用技术研究机构,服务海外工程项目建设和技术研发。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先后在老挝、越南等国家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试验站,累计培育优良品种60多个,示范推广面积达3000多公顷,培训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达3000多人次。三是探索人才培养多元模式。创新“汉语+技能”“专业+文化”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对接东盟国家人才需求。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桂海商学院”中泰合作办学项目中,构建“汉语+商务文化+技能+就业”的一体化中外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四是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与东盟国家院校共同制定专业标准42个、课程标准207个、岗位标准21个、技术标准99个。建成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云平台,提供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共享资源服务,认定并共享国际化教育资源199项。如中泰两国学校合作编写的《电子商务导论与运营基础》《电子商务运营实务》《电商数据化运营》等“中文+职业技能”电子商务系列教材在泰国出版,并被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认定为推荐课程,面向泰国82所职业院校推广使用。五是通过“一展”“两看”“三基地”打造“留学中国·学在广西”品牌。“一展”即每年组织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赴东盟国家举办“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自2004年以来,已先后在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7个东盟国家举办25场“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两看”即组织“东盟留学生文化节暨东盟留学生百名家长看广西”和暑假企业见习等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东盟留学生对留学广西的认同。“三基地”即在乡村、城市、企业挂牌成立留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基地,让东盟国家留学生走进八桂大地,走进高新企业,加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增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内外兼修积厚成势,积极发展适度超前的职业教育。一是持续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围绕广西重点产业集群,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聚焦,在南宁、柳州等地,聚焦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等行业,通过整合资源建设1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联合体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共同体建设一批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搭建产业、教育、智库三位一体融合平台,构建产教集聚融合、科教深度融汇格局。二是持续推动创新联合办学机制。整合本科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优质资源,建设10个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和10个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探索专、本、研衔接培养模式,构建中外学位联授的国际化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三是持续推动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升级建设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云平台,开展跨国(境)远程教学等服务。探索建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机制,构建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全面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教育部 2024-03-26)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