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背景下“职普融通”的发展策略
教育强国的概念语境,规定了职普融通一定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的。要有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必须首先领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要义,这也是职普融通现代化发展必须回应的问题。
一、价值定位:将“中国式”发展内涵嵌入“职普融通”发展逻辑
“中国式”是一个立足国情的概念,是经由“酝酿”“提出”“定型”这一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具有示范效应的成熟模式。这要求职普融通的发展也需要参考这一成熟样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走好现代化道路的内在方向引领。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宏观进程中的职普融通需要把握好方向性、优质性、民主性、精神性、人民性五个道路特征。
中国式发展的内涵嵌入是突出职普融通“中国基因”的前提。“方向性”要求在职普融通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划,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在发展过程中分析中国的发展道路优势,以唯物辩证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守正创新理论为思想基础,明晰职普融通的中国式发展道路优势。“优质性”要求职普融通在发展过程中要以高质量教育为目标,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之外,关注职普融通如何有效衔接基础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为拓宽学生发展道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道路引领。“民主性”要求职普融通在教育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还要完善职普融通的相关制度保障,竭力保证教育结果公平。“精神性”要求职普融通建设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以职普融通特有的文化内容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将“以文化人”与“劳动精神”相结合,促进学生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协调。“人民性”要求职普融通要以人为本,以人的现代化为内在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高位统筹:细化顶层设计,保持职普融通结构的内部平衡
顶层设计是在宏观上以特定方式对系统的架构、责任分配以及实现机制作出的设计。职普融通作为一项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业,具有其自身的内部系统结构,而“细化”顶层设计则是在强调系统结构的优化。从这一角度来看,职普融通系统的顶层设计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职普融通在政策规划上要以实践性、操作性、前瞻性为原则。“实践性”指向“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职普融通规划过程中要遵循其客观的实践规律。职普融通政策制定者首先要提升自身获取数据的意识,并积极关注地方职普融通改革试点的现状与问题,克服管理惯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操作性”要求职普融通政策制定者应以“细则指引”确立分段化政策目标,并细化政策落实的实施建议。有学者提出,在制定职普融通的阶段性规划时,近期政策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中期政策要以招生制度和学籍制度改革为重点;长期政策要以学校的质量提升和学生的进路选择为重点。也有学者认为,“职普融通应该遵循从层次到类型再到理念的发展阶序”。“前瞻性”要求在职普融通政策制定中,要放眼全局,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目前,已有多个市县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普职联席会议制度”,上述制度成为了地方政府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决策科学性的关键举措。
职普融通在制度上要勇于摆脱制度依赖。制度依赖是指“制度处在某种既定方向上,通过日后实践发展将不断强化自身的制度特点”。在职普融通摆脱制度依赖过程中,首先,应建立有效的“制度反馈机制”。通过有效反馈,识别和消除职普融通中无效的制度选择与工作,以过程性评价的视角通过“制度改进”消解“制度依赖”。其次,应关注制度与资源的关系。当制度无效时,应发挥资源配置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作用。职普融通需打破资源上局部共享的局面,加强创新资源统筹与力量组织,进而打造一个省部协同、市域推动、学校靠拢的广阔资源平台,实现职普融通从局部型发展向集成型发展的跨越。
以目标统整、行动框架规避多元主体带来的利益博弈风险。目标应与教育活动中培养人的目的保持一致,目标的确立蕴含着活动主体对价值的自觉追求,因此为了规避多主体的利益博弈,在目标上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是教育志向的统一,是对职普融通育人价值的统一;多样性是不同主体需求的多样。职普融通需要跳出“从需求看发展”的战略思维,以赋能教育强国为目标,形成基于目标统整的职普融通共生范式,用更高的价值追求营造和谐的职普融通发展环境,促进各利益主体产生群体的合意倾向。
三、课程适配:提升职普课程融合水平,确保职普融通内涵式发展
职普课程的融合程度影响其育人水平,两种类型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与“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是提升职普课程高质量建设的最终旨归。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职普课程融合深度。
以“内容互嵌”“课程互选”提升融合深度。一方面,要在课程设置上提供双方融合的条件。以通识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实现课程融合打好基础;以实践课程增强两种课程的问题性与探究性;以选修课程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建设以兴趣为基点的课程体系。知识课程的兴趣点在于“概念”与“探究”,技能课程的兴趣点在于“情景”与“实践”。在两种课程融合过程中,应该依据不同类型课程的特征,将探究引入实践,并开发两种类型教育的“共同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职普融通课程的深度融合还需立足“校际合作”开展课程共建、围绕“共同素养”完善课程结构、基于“完人理念”探索课程愿景、依托“劳动育人”开发实践模式、围绕“等值转换”研究融通机制,在上述几个层面作出进一步探索与突破。
以“视野在外”“目标在内”的立场完善职普融通课程评价机制。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其自身也在不断地通过各种评价机制,开展着“价值重构”。当下,职普融通课程亟须跳出理想化的融合策略与“就教育看教育”的微观视野,以现实的学生发展需要,去考量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等融合的状态与程度,以培养具有可持续综合能力的社会主义人才为目标,实时监控课程的融合情况,以课程评价的行动框架,真正诠释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的生动意涵。
以提升课程“支撑力”“贡献力”为宗旨,建立与之协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的“社会资本”是教师群体的质量,在职普融通语境下,“双师型”教师无疑成为赋值职普融通发展的关键。“双师型”教师是职普课程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职普融通理念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价值呈现。具体而言,“双师型”教师队伍应该是一支结构合理、关注发展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在结构方面,要匹配理论型教师、专业型教师以及社会型能工巧匠共同承担职普融通课程的教学任务,建设“塔尖带头、塔身推动、塔基协同”的结构化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要关注终身学习与发展。“双师型”教师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职普融通发展阶段国家对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因此,作为个体的教师要不断补充知识、学习技能、提升教学的适应力,积极参与教育培训与教育教学技能大赛。
四、保障有力:完善职普融通要素保障机制,强化融通内生力量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一项“开放的系统性工程”,职普融通必须要关注“以要素抓运行”的发展策略。在职普融通推进过程中,社会支持力、教育经费分配与教育观念重构是关键保障。
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促成纵横交错的社会“意识流”。在社会层面,媒体应通过发放问卷以及访谈的方式,调研民众对职普融通落实的观点与态度,以此为反馈,有针对性地强化宣传。在学校层面,定期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并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举办“云上活动周”“线上逛校园”“网上开放日”活动,进而真正实现“职教出海”。在用人单位层面,应打破传统职普分流的二元固化思维模式,逐步完善技能人才的稳才、引才、留才机制,并促成“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的社会意识。意识不是孤立的实体,而是群体意向性所产生的“意识场域”。职普融通的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有形成“意识流”,才能够“润物无声”地融入社会生活。
合理分配职普融通教育经费,建立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分配制度。首先,国家应该在宏观层面设置目标专款,保证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向不同地方薄弱的教育环节集中,以此来确保地方教育结构的均衡发展。其次,应该强化教育经费分配的独立性。我国教育经费分配以统一分配为主,统一分配是指将教育经费与一般行政经费合并通盘考虑后,再根据教育需求进行教育经费比例的再分配。这一分配模式可以较好地兼顾社会的多方面需要,但是可能会影响到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因此,教育经费的分配应强化自身的独立性,凸显“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以教育计划和预算相匹配为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经费分配,并积极探索基于专业大类的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同时,还要优化教育经费配置结构,将教育经费分配到影响职普融通建设的关键领域与环节。最后,由于教育经费是有限的,政府应该鼓励地方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从职普融通与企业、学校的关系入手,发挥地方教育经费筹措的自主性。
树牢“人尽其才、尽展其才”的职普融通观念。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观念的塑造离不开实践活动与结果。因此,树牢职普融通观念需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具体来说,学生与社会对普职分流的普遍看法,主要来自于“学校世界”与“工作世界”的区隔。一方面,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个体受教育全过程,这是观念重塑的根基,也是将教育“自系统”与社会生活的“他系统”整合、实现职普融通共生“超系统”的重要链条。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在高考改革过程中,着重关注技能评价机制建设,“完善职普同批次并行招生的职教高考制度,改变因筛选性选拔机制与资源差异化配置导致的职普割裂”。赋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从而改变家长以及社会对“普职分流”的刻板印象。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用户登录